【清嘉慶廣彩折色人物瓷壺】
説到廣彩瓷開光中的人物表現方式,有「折色人物」和「長行人物」兩類,前者出現較早,後者較晚;關於「長行人物」已於去年貼文中談過,今天來說説「折色人物」。
「折色人物」又稱「設色人物」,是指先用墨彩與紅彩描繪出人物頭部輪廓,再以墨彩勾勒出姿態形象與衣著的輪廓線,最後填色,雖屬粉彩,但承繼景德鎮的五彩技法,強調大紅大綠大紫的濃墨重彩,背景除了近處的花園庭台樓閣之外,也兼顧遠處的自然景色。道光朝「長行人物」的畫法開始盛行,始自乾隆朝的「折色人物」雖淡出,但也並未被完全取代,甚至到了同治年間也偶有「折色人物」廣彩瓷出現。
今天下午到住處附近的古董舖子散散心,看到一把廣彩折色人物的瓷壺,應該是乾隆末年到嘉慶初年期間的東西,雖然壺蓋已佚失,仍不失為一件難得的有趣東西,拿來做為喝咖啡喝茶的奶盅也不錯。